当前位置:主页 > 博德动态 >

眼睛里的“血管堵车”——认识视网膜静脉阻塞

发布时间:2025-11-22 09:28:39 浏览次数:3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你也许不知道,它也是全身唯一能直接观察到微小血管的窗口。这些血管如同一个精密的交通网络,负责维持视网膜的生机与功能。可是,一旦这个网络发生“堵车”,视力就可能受到威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视网膜静脉阻塞



眼底的血管网络:生命的交通线




在眼底,分布着两类重要的血管——

动脉:呈鲜红色,像身体的“输出干道”,从心脏输送新鲜血液至眼底,共分为4支,分布于四个象限。


图片


静脉:呈暗红色,如同“回流干道”,将血液运回心脏,也有4支,与动脉伴行。正常情况下,动静脉管径比例约为2:3,和谐协作,维持着眼底的血液循环。


这些血管不仅是视功能的生命线,更是全身循环健康的镜子。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往往最早在眼底留下痕迹。





什么是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可以理解为眼底静脉发生的“交通瘫痪”。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为单眼发病,偶尔双眼受累。它是怎么发生的呢?


图片

随着年龄增长或合并慢性疾病,动脉逐渐硬化,可能压迫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中的血液无法顺利“排出”,就像堵住的下水道,液体会渗出到视网膜组织中,尤其容易积聚在负责中心视力的黄斑区,引起黄斑水肿。其后果,是视网膜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视力骤降、视野缺损、眼前黑影或遮挡感等典型症状。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率在视网膜血管疾病中高居第二,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中老年人视力的一大“隐形杀手”。






如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一旦确诊,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控制“堵车”引发的并发症,改善眼底循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病因治疗:控制全身性疾病是根本,积极管理血压、血糖和血脂,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对预防和治疗均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激素,可以控制视网膜水肿及黄斑水肿,口服或注射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出血吸收。


激光治疗:当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发现眼底有缺血区域或无灌注区时,采用激光封闭这个区域,阻止其继续释放有害物质,危害正常视网膜,避免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或虹膜新生血管,使视网膜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手术治疗:当出现玻璃体积血、黄斑前膜、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时,需通过手术解除威胁,尽可能挽救视功能。






















总而言之,视网膜静脉阻塞虽是眼底的“交通危机”,但更是全身血管健康的重要警示。通过定期的眼底检查、积极控制慢性病,并在出现症状时科学干预,我们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维护视功能,守护好这条珍贵的“视觉之路”。


图片


END


声明:本文由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眼健康协会(汕头)科技服务站、汕头市科普教育基地汕头博德眼科医院发布,文章旨在向公众普及眼科医学知识,提高公众眼健康意识与管理能力,如有疑问请联系医院客服0754——87223808。



眼科专家

Experts
  • 近视手术后视力能达到多少 ?屈光手术团队罗晓红医生为您解答。

  • 拒绝屏幕前的隐形伤害,从多眨眼开始

  • 双效镜片 ——近视防控新选择

  • 过敏性结膜炎:如何缓解眼睛的“抗议”

  • 睫毛“叛逃”记:恼人的倒睫和睑内翻